2019-05-17
2019-05-05
2019-05-05
2019-05-05
2019-05-05
更新時間:2019-04-01作者:李天揚老師
2019-05-17
2019-05-05
2019-05-05
2019-05-05
2019-05-05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于1960年成立,目前擁有“引力波與宇宙學實驗室”、“現代天文學實驗室”和“天文教育綜合實驗室”,與國家天文臺共建的“興隆天文學實踐基地”,以及與云南天文臺共建的“天文教育實踐基地”。北師大天文系有6個學科方向:引力波和星系宇宙學;太陽、恒星和星際介質物理;實驗室天體物理;高能天體物理;天文光電技術和應用天文學;天文教育與普及。
北京大學于1960年在地球物理系下設天文專業。2001年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成立后,天文學系即隸屬于物理學院。北京大學的天文學系研究領域包括天體物理學和天文技術及應用兩方面,集中在:宇宙學與星系物理,活動星系核與高能天體物理,星際介質物理、恒星與行星系統,粒子天體物理,天體技術及應用五大領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天文學科發展始于1972年創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體物理研究組,1978年經中國科學院批準在科大成立的所級研究單位,1983年更名為天體物理中心。1998年學校在天體物理中心和基礎物理中心的基礎上成立天文與應用物理系,2008年改名為天文學系。2015年通過“科教融合”,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聯合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科現有星系宇宙學、射電天文、空間目標與碎片觀測、暗物質與空間天文、行星科學等5個中國科學院院重點實驗室。學科方向包括星系宇宙學、射電天文學、太陽和日球物理、高能天體物理、行星和行星系統、應用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和空間技術與方法。
在教育部最新一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天文學共有6所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參評。南京大學和中科大被評為“A+”,北京大學為“B-”,上海交通大學獲得“C+”,北京師范大學獲得“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