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更新時間:2018-07-04作者:李一老師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學校聘請首都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專家學者成立了教育教學咨詢與督導委員會,為學校的辦學定位、發展方向和專業設置、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咨詢和建議,使學校能夠遵循教育規律,更新教育觀念,開拓國際視野,凝練辦學特色。
學校以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藝術人才為目標,以整合課程內容與優化課程體系為重點,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出發點,重點建設三個課堂:教學課堂、實踐課堂和境外國際課堂。學校召開教學工作會議、國際化特色辦學研討會等會議,出臺相關文件,全面規劃教學基本建設。
1.編制并實施新版培養方案,構建“兩重兩強”培養體系
學校圍繞著應用型人才規格特點的要求,以能力培養為重心,構建“兩重兩強”培養體系:即重視基礎理論教育;重視創新精神的培養;強化實踐技能;強化綜合素質。
2.建設“三個課堂”,拓展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途徑
教學課堂是指課堂教學。通過開展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活動,解決課程講什么和如何講的問題。結合培養目標,進行了適合應用型人才需求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等多方面的改革。實踐課堂是指校內校外實踐教學。成立校企·校際合作委員會,合作搭建育人平臺,100余家實習基地為不同層次、不同方向發展的學生提供了更加個性化的實踐學習空間,使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國際課堂(境外)——堅定不移地走國際化特色辦學之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藝術人才。自2010級開始,學校所有專業的學生都要參加海外教學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納入學分管理。截至7月,已有24批2783名學生、193人次教師參加赴美教學實踐活動。目前,我校海外教學實踐運作體系已經制度化和常態化,在“學生學習、教師學教、干部學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2年學校的“搭建海外教學實踐平臺、培養應用型藝術人才”榮獲了“第七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得這一教學成果獎在北京市獨立學院中尚屬首次。
學校實行學年學分制管理,學制4年。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教育部電子注冊、國家承認學歷的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頒發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學士學位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