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更新時間:2018-08-27作者:李天揚老師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學校現有教職工813人,其中,專任教師519人,博士學位專任教師占49.3%。有國家千人計劃學者1人、國家杰青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市級人選3人,“北京高創計劃”2人,市屬高校長城學者培養計劃4人、市拔尖創新人才8人,市教學名師5人,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劃10人,市中青年骨干教師81人,市科技創新團隊11個,市級教學團隊5個。兩院院士閔恩澤是學校終身教授。
學校堅持特色發展和科研興校戰略,以能源科技創新為主線,在清潔能源化工、能源工程裝備、城市安全生產、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以及相關技術經濟管理和文化建設等領域集聚優勢,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和較高的科研產出。近五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國家973計劃、863技術項目等60余項。在海洋石油裝備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在我國海洋石油、核電等行業的技術壟斷;特種機器人研究成果應用于北京奧運會鳥巢體育場、上海世博會主場館建設;生物質能源與化工領域的開創性研究初步構建起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質資源化工技術鏈;能源安全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研究成果為國家能源管理部門和能源企業提供決策支持。
學校秉承崇尚實踐、知行并重的理念,構建起協同共贏、長效穩定的產學合作育人機制,造就了一大批職業素養優良、工程實踐能力強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學校并先后與燕山石化等130余家企事業單位共建產學研合作人才培養基地,是北京地區首個全國產學研合作教育實驗基地、市級高水平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首批市級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建設單位。近年來,學生參加國家和北京市各類學科競賽和技能大賽,在電子設計大賽、化工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物理競賽、智能機器人創新等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畢業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得到用人單位好評。
馬拉松、中長跑是學校人才培養的又一特色和品牌。近年來,高水平運動隊代表國家、北京市參加國內外高水平賽事70余次,綜合排名躋身全國高校田徑強隊行列,成績穩居北京高校田徑賽場前列。自主培養學生運動員1人達到奧運A標、1人達到國際健將標準、6人達到健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