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問什么是人工智能?全國已經有30余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學院
2019-04-30
2019-04-30
2019-04-29
2019-04-29
2019-04-29
更新時間:2019-04-30作者:王華老師
還在問什么是人工智能?全國已經有30余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學院
2019-04-30
2019-04-30
2019-04-29
2019-04-29
2019-04-29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3年5月27日成立,3個特色方向為“大數據智能與智能制造”“自主智能與無人系統”“人機混合智能與智慧健康”。
吉林大學
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3年5月26日成立,發展方向是為夯實人工智能的基礎理論研究;以“人工智能+企業”模式,加大與國內高科技企業的合作;突出學科交叉,將人工智能與其它學科緊密結合。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
2023年5月17日成立,該學院負責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新專業,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實驗室,面向全校學生招收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方向的騰訊卓越班,培養“專業+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聯合培訓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新工科教師。
南開大學
人工智能學院
2023年5月16日成立,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側重特種機器人、智慧醫學工程、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方向。
天津大學
人工智能學院
2023年5月16日成立,天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側重腦認知計算、先進機器學習、智能語音處理、自然語言處理等方向。
哈爾濱工業大學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3年5月5日成立,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按照理論、技術、平臺、應用4個層次從以下8個方向展開研究:人工智能基礎與機器學習、智能控制理論、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與知識工程、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人工智能應用(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土木、智能金融與商務、智能養老、智能遙感等)。
天津師范大學
人工智能學院
2023年4月25日成立,學院主要科研方向包括:
1)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理論:深度學習、混合增強智能、類腦智能計算、大數據智能、高級機器學習等;2)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創新:無人駕駛、精準醫學、精準農業、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硬件和系統等;3)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應用:無人授課、智能閱卷、智能教室、學習伴侶、自然語言理解、虛擬現實等。
河北工業大學
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
2023年4月23日成立,由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由原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學院和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建立。
山東科技大學
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
2023年4月21日成立,學院在人工智能領域已形成機器學習、大數據智能分析與決策方法、分布式人工智能、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智慧礦山與信息技術等多個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長春理工大學
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3年4月16日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將重點開展認知與推理、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機器人學、博弈與倫理等方向的科學研究。
南京大學
人工智能學院
2023年3月6日,南京大學宣布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學院,初定設置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智能系統與應用兩個專業。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學院
2023年2月7日成立,該學院是重慶郵電大學與科大訊飛公司合作成立的二級學院,以公辦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學歷人才培養為主實體化運營。本科專業有“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和新增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研究生培養以重慶智能產業需要和科大訊飛技術發展為主要研究方向。
上海交通大學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3年1月18日成立,研究院重點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技術、人工智能芯片與系統構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
湖南工業大學
人工智能學院
2023年1月13日成立,人工智能學院開設三個新專業: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另外,準備將計算機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并入人工智能學院,計劃2023年秋季正式招生。
北京交通大學
人工智能學院
2017年12月13日成立,研究院掛靠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管理,以交通數據分析與挖掘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為核心團隊,聯合校內優勢資源,積極推動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智能醫療、機器人、智能優化、智能交通等方面的研究。
西南政法大學
人工智能法學院
2017年12月6日成立,學院現有“應用法學”和“人工智能法學”兩個法學二級學科,設有“人工智能法學”“法律職業倫理與技能”和“仲裁學”三個教研室,建有國家級“西部基層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和“最高人民法院應用法學研究基地”兩個教學、科研平臺。
蘇州大學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7年11月19日成立,研究院開展博士、碩士及本科生培養,逐步形成“人工智能+X”復合專業培養新模式,拓展人工智能與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本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以人工智能醫療大健康、機器人、AR/VR,智慧城市等為科研方向。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人工智能學院
2017年11月2日成立,學院設有智能科學與技術國家級特色專業(本科),在人工智能領域相關學科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中國科學院大學
人工智能技術學院
2017年5月28日成立,這是我國人工智能技術領域首個全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學院,同時揭開了高校人工智能學院建設的大幕。
人工智能學院面向國際科學前沿,下設模式識別、人工智能基礎、腦認知與智能醫學、智能人機交互、智能機器人、智能控制等6個教研室。
中山大學
智能工程學院
2017年5月11日成立,是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的新建學院之一。
本科專業:自動化、交通工程專業、智能科學與技術。
研究生專業:一級學科包括交通運輸工程、控制學科與工程;學科方向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交通安全與環境、載運工具與建設、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二級交叉學科博士點:智能交通工程
同濟大學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7年5月7日成立,研究院將重點研究智能城市與規劃、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能設施農業、智能軍事等。
(來源:北京考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