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更新時間:2019-01-18作者:王華老師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在每年的高考填報志愿中,總有一些典型的志愿填報失誤,使得考生遺憾地與心儀的大學或者專業失之交臂,因為如果能從這些過來人身上盡早地了解到經驗是十分重要的。本期周刊就選擇了幾種典型學生的案例,希望能對即將填報志愿的學生有所幫助。
專業名稱的混淆
考生在查看各大高校的專業設置時,往往會發現不少專業的名稱十分相似,有些也許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實在專業設置、所學內容、未來就業方向上卻有著天壤之別,可惜的是個別考生和家長由于粗心,導致了不看清楚而造成填報失誤。例如有的學生對計算機專業很感興趣,家長也看好它的就業前景,而且憑孩子的成績,只要高考正常發揮,考取國內知名院校計算機專業也不成問題。所以在填報志愿時,家長和孩子共同選擇了一個專業名稱里有“信息技術”的專業,并一致認為這就是時下很火爆的計算機專業。等到了揭榜時,家長和孩子傻了眼,這根本不是他們想的計算機專業。相似的容易混淆的專業名稱還有園藝專業和園林專業、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專業、航空和航天專業、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專業。
對策:對于這個失誤,高中老師提醒,專業的選擇對考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十分重要,因此這類馬大哈的事件可能導致考生今后的就業方向有所偏差。其實如今家長和學生獲悉信息的渠道其實很多,可以從大學的網站、媒體的政策解讀、學校老師的志愿填報輔導等一系列途徑獲得,如果對專業的名稱不是十分了解,建議不要自己胡亂猜測,不妨咨詢自己的老師或者直接詢問高校的招辦,向它們了解該專業在大學四年中將要學習哪些科目、今后的就業方向是什么等問題,千萬不要因為“功課”沒有做足,耽誤了孩子一生的發展。
為高三考生填報志愿可以說是全家的大事,需要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但是由于兩代人不可避免的存在想法上的不同,很容易使得填報志愿成為一場不見硝煙的“家庭大戰”,家長會認為自己比孩子更有經驗,聽自己的肯定沒錯的,或者家長本身從事一個比較好的職業,希望孩子能選擇類似的專業就讀,今后就業有保障;但是個性獨立的考生卻覺得自己的未來需要自己做主,按照父母安排好的路來走太沒意思,或對某個新興的專業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愿前會發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