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更新時間:2019-04-12作者:王華老師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各高校新增備案本科專業1831個、新增審批本科專業241個,涉及工學、藝術學、管理學、理學、文學、教育學等12大學科門類。工學門類新增備案或審批的本科專業總數達到883個,遠多于其他門類。
本次共有94所“雙一流”高校有新增備案或審批本科專業,共計258個,其中工學門類專業145個,占新增專業的56%。除工學外,“雙一流”高校新增專業較多的門類還有理學(26個)、文學(22個)、管理學(13個)等。
據統計,“雙一流”高校中新增備案和審批本科專業最多的是北京體育大學,共計11個專業,包括新專業“智能體育工程”。2023年6月,為支持體育產業升級轉型的新需求,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工程學院正式揭牌,力圖培養“體育+工程”的交叉型領軍人才,推動“體育+工程”結合科研項目的開展。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體育大學本次新增備案的本科專業中還包括了匈牙利語、波蘭語、捷克語、克羅地亞語、塞爾維亞語等5個小語種專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杰出的語言技能定將助力北體學子在國際體育舞臺贏得更多良好聲譽。
天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等知名高校新增本科專業均超過5個。
近年來,全球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我國高校也難擋其熱潮,積極抓住新機遇,順應國際科技發展趨勢。2023年4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計劃》,明確提出高校發展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大學等知名高校相繼開設大數據或人工智能領域相關學院,爭先打造頂尖學科高地。
不難發現,人工智能產業的高速發展和拔尖學科人才的匱乏已逐漸對高校布局人工智能專業形成倒逼之勢。本次共有28所“雙一流”高校新增審批“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包括了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20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以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8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在新增備案本科專業中,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津大學等在內的多達23所“雙一流”高校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畢業生將授予工學或理學門類學位。吉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5所“雙一流”高校新增備案“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將授予管理學學位。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等13所“雙一流”高校新增備案“機器人工程”專業,可以看出,北京大學作為一所傳統文理學科強校也在努力向新興學科領域布局。“智能制造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智能醫學工程”等專業也成為了新增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