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7
2018-09-29
2018-08-21
2018-08-16
2018-08-16
更新時間:2018-08-16 00:02:00作者:李天揚老師
2019-03-07
2018-09-29
2018-08-21
2018-08-16
2018-08-16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注:如果受試者不能完成3分鐘的負荷運動,以實際上、下臺階的持續時間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和方法同上。(二)800米跑或1000米跑
1.場地器材:200米以上環形跑道田徑場,地面平坦,地質不限。如使用其他不規范場地,測試前必須丈量準確,并保持地面平整。發令旗1面,口哨1枚,秒表若干塊;或采用800/1000米跑速測試儀。
2.測試方法:根據跑道數量安排每組測試人數(至少兩人一組)。采用站立式起跑,不得穿釘鞋。受試者聽到口令或哨音后跑出。計時員視旗動開表,當受試者軀干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時停表。以分、秒為單位記錄成績,不計小數。
三、第三類考試項目
(考生在其中選擇一項進行測試)
(一)籃球(運球)
1.場地器材:測試場地長20米,寬7米,起點線后5米設置兩列標志桿(高度不低于1。2米),標志桿距同側邊線3米。各排標志桿相距3米,共設5排標志桿,全長20米,并列的兩桿間隔1米(圖2)。測試器材包括秒表(或測試儀)、發令旗、口哨、皮尺,標志桿10根,籃球(直徑695毫米至725毫米,質量為490至560克之間)若干個。2.測試方法:受試者持球站立于起點線后,聽到出發口令后,按圖中箭頭所示方向單手(或換手)運球依次過桿。發令員發令后開表計時,受試者與球均返回起終點線時停表。每名受試者測兩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一次。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小數點后第二位數非“0”時進1)。
3.注意事項
(1)測試中籃球脫手后,如球仍在測試場地內,受試者可自行撿回,并在脫手處繼續運球,不停表。
(2)測試過程中出現以下現象均屬犯規行為,并取消當次成績:出發時搶跑、運球過程中雙手同時觸球、膝蓋以下部位觸球、漏繞標志桿、碰倒標志桿、人或球出測試區域、未按圖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線、通過終點時人球分離等。
(二)足球(運球)
1.場地器材:在堅實、平整場地或足球場上進行,測試區域長30米,寬10米,起點線至第一標志桿(高度不低于1。2米)距離為5米,各桿間距5米,共設5根標志桿,標志桿距兩側邊線各5米(圖3)。測試器材包括秒表(或測試儀)、發令哨、皮尺,標志桿5根,足球(直徑680毫米至710毫米,質量為390克至450克之間)若干個。2.測試方法:受試者站在起點線后準備,聽到出發口令后開始向前運球依次過桿,受試者和球均越過終點線即為結束。計時員視旗動開表,受試者與球均到達終點線時停表。每人跑兩次,記錄其中最好一次成績。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小數點后第二位數非“0”時進1)。
3.注意事項:測試過程中出現以下現象均屬犯規行為,并取消當次成績:出發時搶跑、漏繞標志桿、碰倒標志桿、故意手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線等。
(三)排球(正面雙手墊球)
1.場地器材:在堅實、平坦的場地或排球場上進行,測試區域為每人3米×3米。排球(直徑650毫米至670毫米,質量為240克至260克之間)若干個。
2.測試方法:受試者在規定的測試區域內原地將球拋起,個人連續正面雙手墊球,要求手型正確、擊球部位準確、達到規定的高度,球落地即為測試結束,按次計數。受試者每次墊球應達到的高度,男生為2。24米,女生為2米,每名受試者測試兩次,記錄其中最好一次成績。測試單位為“次”。
3.注意事項
(1)測試過程中如出現以下現象均只作為調整,不計次數:采用傳球等其他方式觸球、測試區域之外觸球、墊球高度不足等。
(2)為方便判定墊球高度,可將排球場的球網調整到相應的高度,或者在測試區域外相距0。5米處插兩桿,標桿頂端用像皮筋或標志線相連,將標桿調整到相應的高度,測試時通過比較墊球的高度與球網域標志線的高度進行判定。
(四)跳繩(一分鐘正搖雙腳跳繩)
1。場地器材:地面平整、干凈的場地一塊,地質不限。主要測試器材包括秒表(或測試儀)、發令哨、短跳繩(有兩個柄,長140毫米至170毫米,直徑26毫米至33毫米,重70至90克之間;繩長分兩類:(1)2600毫米至2800毫米、直徑為6至7毫米、60至80克之間;(2)2800毫米至3000毫米、直徑為7至8毫米、90至120克之間;)。
2.測試方法:受試者將繩的長短調至適宜長度,聽到開始信號后開始跳繩,動作規格為正搖雙腳跳繩,每跳躍一次且搖繩一回環(一周圈),計為一次。聽到結束信號后停止,考務員報數并記錄受試者在1分鐘內的跳繩次數。測試單位為“次”。
3.注:(1)受試者因繩拌腳造成測試中斷,應繼續進行,不計失敗次數,只記錄總的完成次數。(2)考點要根據考生身高的實際情況提供不同長度的考試用繩,考生可在考試前十分鐘內選擇考試用繩并試用。
(五)跳遠
1.場地器材:跳遠測試場地一般由助跑道、起跳板、起跳線和沙坑等組成,條件允許時應設置起跳顯示板、橡皮泥顯示板(沙臺)等裝置。助跑道最短不得少于30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和傾斜;起跳板前沿為起跳線;沙坑里的沙子應事先刨松,沙面與起跳板和助跑道呈水平。皮尺一個,直角尺1把。
2.測試方法:受試者(不得穿釘鞋)通過助跑、起跳、騰空后落入沙坑。丈量成績是以受測者身體任何部分觸地的最近點至起跳線的垂直距離為準。每人測試二次,取其中最好一次成績。登記成績以米為單位,取小數點后兩位數。
3.注:起跳時,受試者必須在起跳線后起跳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