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0
2018-08-26
2018-08-24
2018-08-24
2018-08-24
更新時間:2018-08-24 18:04:00作者:王華老師
2018-08-30
2018-08-26
2018-08-24
2018-08-24
2018-08-24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變化1
提高推薦生比例在批次線下30分錄取
今年起,長春市再提高了推薦生的比例,中心城區推薦生比例從占統招生計劃的75%提高到80%,使更多五項測試優異且綜合素質全面的學生通過推薦生升學,進一步降低了推薦生升入優質高中的“門檻”。
據悉,今年長春市將中考推薦生錄取的優惠政策從去年“不低于所報高中錄取線下30分”調整為“不低于所報高中所在批次線下30分”,這就大大降低了推薦生的錄取門檻。今年長春市招收推薦生的高中包括東北師大附中、省實驗、外國語學校、十一中、市實驗、六中、市二實驗、二中、汽車區六中等9所公辦普通高中學校,和東師附中青華學校、省實驗繁榮學校、十一中分部、市二實驗(南校)、二中分部、東師附屬實驗校、吉大附中實驗校、日章學園高中、解放大路學校等9所民辦高中。
問題:推薦生名額怎么算的?
記者了解到高中的推薦生名額是按“校均”和“生均”相結合的方式指標到校到每一所初中學校的。先“校均”、后“生均”,保證每所優質高中的推薦生名額能分配到每所初中,然后,“生均”原則才發揮作用,即依據各初中在校生人數、辦學規模確定他們都能得到幾個推薦生名額。
變化2
國際合作班調整到第一批次再難“兜底”
今年長春市調整了中考錄取中國際合作班的錄取批次,從原來在第三批次錄取,調整到在第一批次錄取。而以往很多考生習慣將重點高中的國際合作班作為“兜底兒”志愿,今年將難以實現。以十一高為例,該校今年有5個招生計劃在中考第一批次錄取,包括推薦生、統招生、特長生、國際合作班、中外課程班,都在第一批,而該校往年在第三批次錄取的國際合作班招生計劃,今年進入第一批次錄取,其他熱點高中也是如此;而這些熱點高中的分部(多為民辦性質),則在第二批次錄取。
問題:對這種調整會帶來哪些變化?
十一高副校長朱廣達作了如下分析:以前報十一高可以一報到底,因為國際交流在第三批次,這樣報考就可以成階梯式,十一高本校、分部、國際交流。但今年國際交流從第三批次調到第一批次,如果分數夠高了,可能會出現考生率先被國際交流錄走了,花錢多了;分數低的,卻錄到分部,反而花錢少了,出現“高分低錄”“低分高錄”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