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2023年安排1560億元,支持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保障水平
2023-12-12
教育部 中國消費者協會部署校外培訓“平安消費”專項行動 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2023-12-12
2023-12-12
2023-12-12
2023-12-12
更新時間:2023-12-12 10:43:44作者:
中央財政2023年安排1560億元,支持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保障水平
2023-12-12
教育部 中國消費者協會部署校外培訓“平安消費”專項行動 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2023-12-12
2023-12-12
2023-12-12
2023-12-12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為依法嚴查違法違規校外培訓行為,不折不扣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久久為功推進“雙減”政策落地見效,值此中秋、國慶“雙節”到來之際,教育部和中國消費者協會共同向廣大學生家長發出以下關愛提示:
(一)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假期是孩子休息調整、自主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家長與孩子親密接觸、共同成長的最佳時機。希望您更加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制定好假期計劃,科學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學習生活,給予孩子愛的陪伴,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不盲目跟風報班培訓,不要用報班補習代替親子時間,讓孩子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假期。
(二)自覺抵制違規校外培訓。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違規組織學科類培訓。違規學科類培訓逃避監管,不僅培訓質量難以保證,安全隱患很大,并且極易引發“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請廣大家長自覺抵制違規學科類培訓,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三)防范培訓繳費風險。確需參加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非學科類培訓的,請廣大家長認清機構辦學資質,理性選擇“證照齊全”、規范辦學的機構。支付培訓費用要遵守限額和時段要求,一次性繳費不要超過3個月或60課時,且不要超過5000元,務必通過“校外培訓家長端”APP完成培訓繳費,繳費前主動簽訂《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繳費后主動索取發票作為維權憑證,防范培訓繳費風險。
(四)積極參與監督舉報。如發現違規培訓問題線索,家長可通過國務院“互聯網+督查”、教育部官網、“中國教育督導”微信公眾號及各地開通的投訴舉報渠道監督舉報;如涉及違規收退費等消費糾紛問題,也可向當地消協組織投訴反映,共同推動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共同維護學生及家長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