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9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2019-05-13
更新時間:2019-04-19 16:57:00作者:才子老師
2019-05-19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2019-05-13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時間是海綿里的水,只要肯擠,總會有的”,當孩子抱怨學習時間緊張時,我們總會這樣勸告他們。
但是,如何“擠”時間,什么樣的時間可以被“擠”,什么樣的時間絕對不能“擠”?這些都需要極高的時間管理技巧才能做到。
隨著孩子的成長,這些原則必將使他們獲益終生!
1學習時間也有“馬太效應”
排名靠后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除了做作業,根本沒時間自己學習;而排名靠前的同學,則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其實沒多少,每天放學之前就已經把家庭作業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時間可以自己找點題來做找點書來看,還可以小小的休閑娛樂一下。
對于那些希望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改變現狀的同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局面。對于這種現象,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
學習好的人,因為看書做題很輕松,時間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而為學習苦惱的人,因為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布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進行其它的學習,只能越來越痛苦。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單純靠擠時間是沒用的——就像窮人單純靠節約儲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一樣——我們必須記住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眼睛只看著時間,是無法逃脫“馬太效應”的陷阱的。
在管理時間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記住: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再怎么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間很大。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里“摳”時間,而是怎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