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更新時間:2019-05-14 18:26:00作者:王華老師
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范文八
近來,“厲害了我的國!”這一網絡流行語接連刷屏。對于中國近期在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出現“井噴”態勢,國人用這一流行語表達欣喜振奮之情。C919首飛、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快遞小哥”天舟一號上太空送貨加油、量子計算機問世、可燃冰試采成功……中國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一時間頻頻亮相。如果把視野打開,近年來中國重大創新成果的名單會拉得更長:“中國天眼”、“墨子號”、“蛟龍號”、天宮二號……
當自主創新的進度條一次次被刷新,中國人的科技自信也一次次被點燃。“厲害了,我的國!”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飛天夢、航空夢、量子計算夢等科技夢想,都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看到,老一輩科學家苦心孤詣,讓中國人有了不少能夠載入史冊的圓夢故事,“兩彈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雜交水稻”“青蒿素治瘧疾”等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讓中國人樹立科技自信。我們也看到,新一代人奮發圖強,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載人航天、月球探測、“蛟龍”號探海等科技進展,讓中國人的科技自信更加堅定。科技領域不斷突破,見證著中國人甘于奉獻、敢于攻關的無畏精神。從冒著狂沙烈日在人跡罕見的大漠中風餐露宿,到在現代化的實驗室里為科技突破而奉獻青春,不論科研環境如何變化,中國科研人員自強不息、自主創新的意志從未改變。艱苦的付出必有回報,如今的中國,正在某些科技領域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更多的事實,講述著中國人重視創新、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風貌。2015年,中國受理的專利申請突破百萬,排行全球第一;近年來中國高質量論文量猛增;在世界上研發投入最多的2500家企業中,中國占300余家……
在樹立“科技自信”的同時,我們也要拒絕盲目自大。應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科技發展新態勢,我們要持續清醒頭腦:許多關鍵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他人手中,原始創新潛力仍然亟待提高,某些不合理的科技體制機制仍然制約著創新活力的釋放,許多企業的創新意識和研發潛力仍然需要增強……補足短板,敢碰重大科技命題,正成為新時代中國科研領域重要命題。原本遙不可及的宇宙太空和深邃海底,已被中國人用智慧和汗水化為咫尺。但中國人的夢想不會止步于此,而是向著更深、更遠、更高、更廣的領域邁進。我的國,必須會更厲害!
【圖片源于網絡,本文由學校資訊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