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更新時間:2018-09-13 01:42:00作者:才子老師
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鴉片戰爭》讀后感(一):永不忘歷史
王曉秦的《鴉片戰爭》向我們展示了不一樣的清未民生、政治、軍事的社會方方面面,積貧羸弱的國之制度下,個人艱難的求生存。無論是最高統治者的清朝皇族還是高官達貴,抑或是底層如螻蟻般的民眾,洪流攜裹之下的偷生,多活一天都是如此艱難。媽難時世之下,清醒的人士倍感痛苦,世間眾生相在王曉秦的筆下生動再現,歷史的悲壯與不可回復,讓今人重新正視那段慘痛的過往。 國之不強,民之悲矣。這部名為《鴉片戰爭》的小說,有正義風骨長存,有鮮明的民族情懷和愛國豪情。看透文字背后的真義,今人才能走得更遠、更穩健、更豪邁、更幸福。
在近代史中,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巨大,因為鴉片戰爭,中國正式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為鴉片戰爭,中國的近代工業得不到健康正常的發展;也因為鴉片戰爭,中國的政治經濟各方面停滯倒退,中國進入了外敵侵略的黑暗屈辱的時代。分解那段歷史,可以看到在全球鴉片貿易中,唯有中國在官商勾結謀取暴利的情況下,鴉片屢禁不止,反而越禁鴉片走私進口的情況越猖獗。一派朝廷昏庸,官員腐朽,全民為利,醉生夢死的景象。貿易的巨大利差,讓所有人趨之若鶩。鴉片戰爭的導火索是鴉片,但鴉片戰爭又不僅僅是為禁煙。“鴉片是顯示劑,它把中國專制統治的腐敗暴露無遺;鴉片又是腐蝕劑,使這個本來就已經腐敗不堪的體制更加腐敗”。腐敗倒致鴉片的泛濫,而鴉片的泛濫又進一步促成更加摧枯拉朽的腐敗。雖然有林則徐等“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這樣的有識之士,忠勇之人憂患憂民,并做出一定表率作用,但他們依然只是個人力量,浪潮里的呼聲,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面前,杯水車薪,無力回天。
今日重讀《鴉片戰爭》這樣的沉重歷史,意義何在,便是看清歷史真相,看清戰爭的本質,看清身邊一事一物如同蝴蝶的翅膀扇起的世界大波浪。在各種歷史浪潮里認清本來的面目,選擇正確的方向前進。王曉秦的《鴉片戰爭》基于中英史料再創作而成的鴻篇巨制,以文學的手法真切再現那段艱難時世,也再現腐敗的惡果。百年前的歷史才過去不遠,中國人的平靜不過70年,然而居于憂患永不過時,反思歷史,也應永不忘曾經血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