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更新時間:2018-09-12 01:49:00作者:王新老師
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秋收起義
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后,我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武裝起義。
秋收起義是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部隊在文家市會師,毛澤東主持前委會議,及時作出從進攻大城市轉向農村進軍的決定,初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是繼南昌起義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是中共黨史軍史上的三大起義之一(另一個是1927年中共黨人發動反抗國民黨右派的起義——廣州起義)。中國人民革命史開始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秋收起義的爆發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創建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支工農軍隊,設計制作并率先起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面旗幟,正如毛澤東同志在詩詞中所說的:“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最后,毛澤東同志帶領秋收起義部隊轉兵井岡山,開辟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從此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
湘南起義
湘南起義發生在1928年1月12日下午4時的宜章縣城。朱德、陳毅在中共宜章縣委的緊密配合下,智取宜章縣城成功,發動了宜章年關暴動,打響了湘南起義第一槍。宜章,成為湘南起義的策源地。在這里,揭開了湘南起義的序幕;在這里,成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在這里,成立了湘南第一個紅色政權——宜章縣蘇維埃政府;在這里,組建了湘南第一支農軍——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三師。
湘南起義是中國革命發展史上有重大意義的事件。起義的巨大成功與戰略轉移的勝利實現,具有明顯的特點和成功的經驗。一是高舉“八七”會議提出的“武裝反抗國民黨”和“土地革命”的旗幟,同時較好地解決了武裝斗 爭與農民運動相結合的問題。二是由正規戰爭開始向游擊戰爭轉移。南昌起義軍主力失敗后,朱德、陳毅“拖隊上山”,“從此以后即開始轉入正確的方向--游擊戰爭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