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
2024-03-20
2024-03-20
2024-03-20
2024-03-20
更新時間:2019-04-18作者:王華老師
2024-03-20
2024-03-20
2024-03-20
2024-03-20
2024-03-20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信息時代,傳播無處不在。人們穿的服裝,配戴的飾物,發的每一條微博或朋友圈,換的每一個頭像、用的每一個表情包,都在傳遞著自己的情緒,傳遞著想讓人了解的風格和信息。有趣的是這個研究人類信息交流的學科竟是由口吃患者創辦的,這個人就是傳播學之父施拉姆。更神奇的是在傳播學的四大奠基人中沒有人承認自己做的是傳播學的研究,而且他們來自各種行業,如身為政治學家的拉斯韋爾,作為數學家和心理學家的拉扎斯菲爾德,還有同是心理學家的霍夫蘭和盧因。因此傳播學成了一門包羅萬象的學問。
那么傳播學到底是怎樣一個學科,專業的前景與就業又是怎樣的?跟著北京聯合大學新聞與傳播系主任李彥冰老師,來一起探究傳播學的奧秘。
一、專業解析
傳播學是什么?
有人說新聞無學,廣告無學,公關無學,但是不會說傳播無學。傳播學是“學”,理論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具有豐厚的理論基礎,如有關媒體控制的議程設置理論;有傳播過程存在的兩級傳播、媒介即信息;還有傳播效果相關的皮下注射論、沉默的螺旋、數字鴻溝、第三人效果等。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郭慶光教授編寫的《傳播學教程》第二版中系統的論述了傳播學的定義:“一般認為,傳播學是研究社會信息的傳遞與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規律的學科。它的研究內容涵蓋了人類一切傳播活動和現象規律。”
在社會高度信息化的過程中,新的傳播技術在不斷地刷新著認識,傳播學為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創新和知識創新提供了新的動力。按照傳播的主體劃分,傳播可以分為人內傳播(也稱自我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群體傳播、大眾傳播與新媒體傳播等。今天的網絡傳播突破了上述劃分,它消除了上述傳播的界限,所以有人把它稱之為大眾-人際傳播。除了按參與主體劃分外,按照傳播發生的語境,還可以細分出跨文化傳播、國際傳播、全球傳播等傳播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