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更新時間:2024-01-02 14:46:45作者:
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每年暑假,家長們都會為了孩子是否要提前學拼音、口算、寫字而感到焦慮。有的家長覺得,提前學小學課程,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也有的家長認為,小學老師在課堂上系統教授知識更為科學、專業。最近,常州市河海實驗學校公布了3年來的跟蹤案例分析情況,結果顯示,雖然提前學的學生在開始時確實會領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優勢會逐漸消失。后期的學業質量水平歸根結底還是看孩子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因此,提前學的意義不大。
1 要不要提前學拼音?常州一小學進行跟進式研究
“暑假里,被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常州市河海實驗學校小學部校長王冬娟坦言,過去,她一直提倡“零基礎”進入小學,但是每年來咨詢的家長有增無減,有的甚至也是教育工作者。“難道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拼音?到底有多少孩子提前學過拼音?如果真如某些家長所言,很多孩子在入學前已經學過拼音,那么小學的拼音教學又該怎樣設計與組織?沒學過的孩子會出現哪些問題?”這樣一系列問題浮現在王校長的腦海里。她決定做一次跟進式研究:以拼音教學為切入點,尋找幼小銜接的真問題。
然而,調查結果著實讓教育經驗豐富的王校長吃了一驚:2020級新生中,入學前已有拼音基礎的孩子約占75%,其中基本能拼讀的孩子約占23%。而在之后的調查中,這一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我們也和同類型學校進行過交流,大家的統計結果基本相似。”
基于現實,學校語文組將“變差異為資源,增趣提質”作為一年級第一學期教研活動的核心主題,開展“我做小老師”、“拼音面對面”等活動,并將有拼音基礎的學生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促進學生間的精準幫扶,既消除了零基礎學生對拼音學習的恐懼,又促進了提前學習學生的學力發展,營造了你幫我助、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2 實事求是應對實際情況,科學調整課堂教學
“一年級不少孩子提前學過拼音,這促使我們調整課堂教學模式。”常州市河海實驗學校一(1)班的胡坤驊老師表示,如果將所有學生都當零基礎來教,對于已經學過的孩子來說,會覺得索然無味。比如在單韻母教學中,如果拘泥于“導入新學字母-教學發音-識記字形-指導書寫-鞏固練習”的教學模式,不但課堂氛圍沉悶,而且教學效果不佳。針對這一問題,她在單韻母教學中設計了新的教學模式:出示字母-比賽認讀-創編口訣-書寫大賽。這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能主動開口讀、動手寫、動腦思,從而達到拼讀準確、書寫規范的教學目標。
一(6)班的孫怡老師也表示,如何通過課堂教學使得每一層級的學生都能“吃飽吃好”,是她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基點。
“對于學習進度暫時落后的同學來說,建立自信特別重要。”一(2)班的孫飛飛老師表示,當孩子們能準確認讀、標準書寫時,她會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一(5)班的徐夢瑤老師表示,知道孩子從哪里來,老師就更加能準確把握學情,精準定位教學重難點。
“大部分學生學過拼音,能熟練背誦單韻母,快速認讀聲母,但有的字母發音不準,很多學生拼讀音節時也有一定困難。”高翔老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很多同學提前學過拼音,但是大多數人的基礎依舊不扎實,在課堂教學中,需要讓這些孩子們靜下心來進行二次學習。
羊岳瑩老師在拼音教學過程中成立幫幫團,讓進度較快的學生“帶領”零起點的同學一起學,大家你追我趕,激發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全程跟蹤 孩子晚點學拼音,啥也不耽誤!
采訪中,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因為沒有拼音基礎的孩子已經成為了少數,因此學校對這些學生進行了長程的關注跟蹤。
以21級某班為例,該班級有4位同學屬于“零基礎”。入學后,在學習拼音時有三位同學前期比較吃力,但后期基本和其他孩子同步;另一位同學與其他同學差距略大。到三年級時,其中兩位同學的語文學習成績在班級中名列前茅。同一年級另一班級的小張同學(化名)剛開始學習拼音覺得自己與其他同學相比有一定差距,產生了畏難情緒。但在家校合育下,慢慢趕了上來,逐步建立了信心。在此過程中磨煉的韌勁兒,助推他一路向前!
“通過對拼音零基礎孩子的個案跟蹤以及一年級拼音驗收的群體分析,我們發現,提前學拼音的孩子普遍比較自信、發言踴躍,但也常出現聽課不專注、模仿不仔細的現象。”王冬娟校長坦言,當“老本”吃完,僅有的優勢就不復存在了。“而那些零基礎的孩子,開始學時比較艱難,個別孩子會有畏難情緒,但是學生只要能專注聽講、愿意嘗試和堅持練習,慢慢都能跟上學習節奏。”最后的拼音過關結果顯示,導致學生出現拼音熟練程度差異的并非在于是否提前學習,而是孩子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更為重要的是,拼音零基礎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習得的專注與堅持將成為后續學習的優秀品質,這些遠比獲得知識本身更為珍貴。(記者 郭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