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2023年安排1560億元,支持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保障水平
2023-12-12
教育部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部署校外培訓“平安消費”專項行動 營造良好消費環(huán)境
2023-12-12
2023-12-12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2023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
2023-12-12
煙臺城市科技職業(yè)學院揭牌,2023年首批開設9個專業(yè)
2023-12-12
更新時間:2023-12-12 10:44:04作者:
中央財政2023年安排1560億元,支持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保障水平
2023-12-12
教育部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部署校外培訓“平安消費”專項行動 營造良好消費環(huán)境
2023-12-12
2023-12-12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2023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
2023-12-12
煙臺城市科技職業(yè)學院揭牌,2023年首批開設9個專業(yè)
2023-12-12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yǎng)有益于孩子終身發(fā)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師德師風建設的部署要求,強化云南省中小學幼兒園師德師風長效機制建設,規(guī)范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yè)行為,推進“清廉云南”、“清廉學校”建設行動,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保障教師、學生、幼兒的合法權益,近日,云南省教育廳制定了《云南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處理實施細則(試行)》。
詳情如下:
云南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處理實施細則
(試行)
第一條 為規(guī)范本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yè)行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保障教師、學生、幼兒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guī)定》《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規(guī)范,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所稱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是指普通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yè)學校(含技工學校)、特殊教育機構、少年宮以及地方教研室、電化教育等機構的教師。
前款所稱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包括民辦學校教師。
第三條 違反教師職業(yè)道德行為的處理,應當堅持公平公正,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應當與其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的性質、情節(jié)、危害程度相適應;應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xù)完備。
第四條 本細則所稱處理包括處分和其他處理。
處分包括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開除。警告期限為6個月,記過期限為12個月,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期限為24個月;其他處理包括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以及取消在評獎評優(yōu)、職務晉升、職稱評定、崗位聘用、工資晉級、申報人才計劃等方面的資格。取消相關資格的處理執(zhí)行期限不得少于24個月。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同時給予黨紀處分。涉嫌違法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五條 中小學教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記過處分或其他處理;情節(jié)較重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及其他場合有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
(三)通過課堂、論壇、講座、信息網絡及其他渠道發(fā)表、轉發(fā)錯誤觀點,或編造散布虛假信息、不良信息。
(四)違反教學紀律,敷衍教學,或擅自從事影響教育教學本職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
(五)歧視、侮辱學生,虐待、傷害學生。
(六)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遇突發(fā)事件、面臨危險時,不顧學生安危,擅離職守,自行逃離。
(七)與學生發(fā)生不正當關系,有任何形式的猥褻、性騷擾行為。
(八)在招生、考試、推優(yōu)、保送及績效考核、崗位聘用、職稱評聘、評優(yōu)評獎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
(九)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或參加由學生及家長付費的宴請、旅游、娛樂休閑等活動,向學生推銷圖書報刊、教輔材料、社會保險或利用家長資源謀取私利。
(十)組織、參與有償補課,或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
(十一)其他違反職業(yè)道德的行為。
第六條 幼兒園教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記過處分或其他處理;情節(jié)較重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在保教活動中及其他場合有損害黨中央權威和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
(三)通過保教活動、論壇、講座、信息網絡及其他渠道發(fā)表、轉發(fā)錯誤觀點,或編造散布虛假信息、不良信息。
(四)在工作期間玩忽職守、消極怠工,或空崗、未經批準找人替班,利用職務之便兼職兼薪。
(五)在保教活動中遇突發(fā)事件、面臨危險時,不顧幼兒安危,擅離職守,自行逃離。
(六)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歧視、侮辱幼兒,猥褻、虐待、傷害幼兒。
(七)采用學校教育方式提前教授小學內容,組織有礙幼兒身心健康的活動。
(八)在入園招生、績效考核、崗位聘用、職稱評聘、評優(yōu)評獎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
(九)索要、收受幼兒家長財物或參加由家長付費的宴請、旅游、娛樂休閑等活動,推銷幼兒讀物、社會保險或利用家長資源謀取私利。
(十)組織幼兒參加以營利為目的的表演、競賽活動,或泄露幼兒與家長的信息。
(十一)其他違反職業(yè)道德的行為。
第七條 給予教師處理按照以下權限決定:
(一)警告和記過處分,公辦學校教師由所在學校提出建議,學校主管教育部門決定。民辦學校教師由所在學校決定(民辦幼兒園教師由所在幼兒園提出建議,幼兒園舉辦者作出決定),報主管教育部門備案。
(二)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處分,由教師所在學校提出建議,學校主管教育部門決定并報同級人事部門備案。(民辦幼兒園教師由所在幼兒園提出建議,幼兒園舉辦者作出決定,并報主管教育部門備案)。
(三)開除處分,公辦學校教師由所在學校提出建議,學校主管教育部門決定并報同級人事部門備案。民辦學校教師或者未納入人事編制管理的教師由所在學校決定并解除其聘任合同(民辦幼兒園教師由所在幼兒園提出建議,幼兒園舉辦者作出決定并解除其聘任合同),報主管教育部門備案。
(四)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以及取消在評獎評優(yōu)、職務晉升、職稱評定、崗位聘用、工資晉級、申報人才計劃等方面資格的其他處理,按照管理權限,由教師所在學校或主管部門視其情節(jié)輕重作出決定。
第八條 給予教師的處理按照以下查處程序:
(一)學校及學校主管教育部門發(fā)現(xiàn)教師存在本細則所列違規(guī)行為的,應當及時組織2名以上調查人員進行調查核實,并根據有關證據材料,形成書面調查報告。
(二)根據調查核實情況,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相應處理。作出處理前,將調查認定的事實及擬給予處理的依據告知被調查教師,聽取教師的陳述和申辯,聽取學生、其他教師、家長委員會或者家長代表意見,并告知教師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對被調查的教師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復核,記錄在案。對于擬給予降低崗位等級以上的處分,教師要求聽證的,擬作出處理決定的部門應當組織聽證。
(三)處理決定以書面形式通知教師本人和有關單位,并載明認定的事實、理由、依據、期限及申訴途徑等內容,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
(四)教師不服處理決定的,可以向學校主管教育部門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不服的,可以向學校主管教育部門的上一級行政部門提出申訴。
(五)教師受開除以外的處理,在期滿后根據悔改表現(xiàn)予以延期或解除。
(六)調查記錄、調查報告、聽證記錄、復核情況、處理決定、處理解除、處理延期等處理全過程都應形成完整檔案備查;同時處理決定和處理解除決定都應完整存入人事檔案及教師管理信息系統(tǒng)。
(七)對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的調查應當遵循保密原則。參與調查處理的人員存在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九條 教師受到處分的,按以下情形處理:
(一)受到警告處分的,在受處分期間,不得聘用到高于現(xiàn)聘崗位等級的崗位;在作出處分決定的當年,年度考核不能確定為優(yōu)秀等次。
(二)受到記過處分的,在受處分期間,不得聘用到高于現(xiàn)聘崗位等級的崗位,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合格及以上等次。
(三)受到降低崗位等級處分的,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降低一個以上崗位等級聘用;在受處分期間,不得聘用到高于受處分后所聘崗位等級的崗位,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
(四)受到開除處分的,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終止其與學校的人事關系。
(五)受上述處分后,工資待遇按國家和我省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條 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情節(jié)輕微,經批評教育后改正的,可免予處分;對主動承認錯誤、停止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并主動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損失的,應當減輕或免予處分。對屢教不改的,拒絕或干擾調查,隱匿、偽造、銷毀證據的,應當從嚴處理、從重處分。
第十一條 對經查實沒有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的教師,應及時作出結論,并通過適當方式在適當范圍為其澄清正名,消除不良影響。
第十二條 教師被依法判處刑罰的,依據《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guī)定》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其中,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教師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喪失教師資格。
第十三條 教師受處分期間暫緩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教師受處分的,符合《教師資格條例》第十九條規(guī)定的,由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依法撤銷其教師資格,并收繳其教師資格證書。被撤銷教師資格的,自撤銷之日起5年內不得重新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喪失教師資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師資格。
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關于落實從業(yè)禁止制度的意見》的要求,嚴格落實犯罪記錄查詢制度、從業(yè)禁止制度。
第十四條 學校及主管教育部門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師德師風建設管理職責,有下列情形的,上一級行政部門應當視情節(jié)輕重采取約談、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等方式嚴肅追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一)師德師風長效機制建設、日常教育督導、輿論宣傳不到位。
(二)師德失范問題排查發(fā)現(xiàn)不及時。
(三)對已發(fā)現(xiàn)的師德失范行為處置不力、方式不當或拒不處分、拖延處分、推諉隱瞞的。
(四)已作出的師德失范行為處理決定落實不到位,師德失范行為整改不徹底。
(五)多次出現(xiàn)師德失范問題或因師德失范行為引起不良社會影響。
(六)其他應當問責的失職失責情形。
第十五條 未盡事宜,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六條 本細則由云南省教育廳負責解釋和修訂,自正式發(fā)布之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