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2023年安排1560億元,支持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保障水平
2023-12-12
教育部 中國消費者協會部署校外培訓“平安消費”專項行動 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2023-12-12
2023-12-12
2023-12-12
2023-12-12
更新時間:2023-12-12 10:44:04作者:
中央財政2023年安排1560億元,支持提高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保障水平
2023-12-12
教育部 中國消費者協會部署校外培訓“平安消費”專項行動 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2023-12-12
2023-12-12
2023-12-12
2023-12-12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防止暑期成為中小學生的‘第三個學期’,加強暑期學科類違規培訓的專項治理尤為迫切。”7月11日,福建省教育廳、省市場監管局牽頭聯合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等16部門召開全省2023年校外培訓“點題整治”暨暑期校外培訓監管工作調度會,進一步部署推進校外培訓治理工作。省教育廳副廳長陳麗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許和木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各市、縣(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有關部門人員在各地分會場參會。
會議傳達了教育部、省委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省科技廳、省文旅廳、省體育局分別就科技類、文化藝術類、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審批監管工作進行部署和業務指導。
會議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堅持主業主責,迅速行動起來,開展暑期攻堅行動,會同有關部門嚴查嚴處、全納監管,避免學科類違規培訓出現“破窗效應”。
暑假期間,各縣(市、區)教育局領導要分頭帶隊、分片包干,進行全覆蓋排查,每周至少開展一次實地核查。要特別關注以“思維成長”代替數學、“語言成長”代替英語、“素養達人”代替語文等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形態,要嚴查以作業輔導、自習教室、生涯規劃等名義變相組織違規培訓;對無資質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由縣級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開展排查,重點針對名稱中包含“教育咨詢”“教育投資”“托管服務”等字樣的市場主體,逐一進行排查;對曾經被責令整改的培訓機構,要采取“回頭看”復查,看是否整改到位,防止死灰復燃;對中小學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和參與違規培訓等問題進行一次全面排查,一經查實,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要依托社區街道網絡化管理體系,對違規培訓多發的商務樓宇、居民小區、托管機構等場所進行動態排查。對學科類培訓機構的暑期排查和發現的問題線索,要建立任務清單、問題清單,實行掛圖作戰,逐個銷號。
會議要求,各級行業主管部門要立足于全納監管,加快推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審批工作。按照《福建省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工作實施方案》,在7月底前以縣區為單位公布一批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各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雙減”辦要在8月10日前匯總各縣區公布的“白名單”報省“雙減”辦,由省“雙減”辦在省級網站、公眾號發布。8月份起將以縣區為單位,組織開展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治理“百日會戰”專項行動,對無資質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對違規開展培訓活動的公司(機構)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近期全省已進入夏天高溫期,各地要迅速對各類培訓機構(包括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至少開展1次安全專項檢查,對場地、設施、消防等存在安全隱患的機構,立即停業整改,補齊補足人防、物防、技防設施設備。針對一些培訓機構為逃避監管采取“關門培訓”的現象,各地要重點關注、重點檢查,一經發現,依法嚴肅處理。督促培訓機構近期至少開展1次安全自查自糾,制定完善各類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加強暑期日常管理,確保營業期間每2小時開展不少于1次的防火等安全巡查,堅決維護學生生命安全。
各地要常態化開展校外培訓機構監測,嚴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要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預防”的工作原則,建立健全風險排查和預警防范機制,防范校外培訓機構出現重大風險。暑期攻堅任務繁重,各地要加強力量統籌,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細做出成效。要統籌部門執法力量,加強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協作執法,增強整體執法效果。要充分發揮督導隊伍的作用,組織督學積極參與校外培訓問題線索的督查,讓“雙減”這個教育督導“一號工程”在暑期學科類培訓整治中發揮出利劍作用。
各地要緊扣時間節點,搭建宣傳平臺,通過發布提醒、致家長一封信、家訪活動、公眾號宣傳、短視頻等多種形式,強化宣傳實效,營造“雙減”良好氛圍。要引導家長樹立科學教育觀、成才觀,形成減負共識,自覺抵制違規學科類培訓,理性選擇非學科類培訓,不盲目跟風報班。
各地各類學校、青少年宮和有條件的社區,要堅持學生自愿、教師自愿的原則,積極開展暑期托管、夏令營等公益服務,提供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作業輔導等服務,解決好暑期家長“看護難”問題。要統籌社會資源,推動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體育場館等免費向學生開放,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助力孩子們度過一個健康、快樂、安全和有意義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