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短詩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知識點思維導圖總結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1
2024-01-29
更新時間:2023-11-07 09:57:25作者:
四年級下冊《短詩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知識點思維導圖總結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1
2024-01-29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原文: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賞析:
在這首詩中,葉紹翁以其獨特的筆觸,描繪出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畫卷。詩人以景生情,將眼前之景與心中之情相互交融,表達了一種深深的思鄉之情。
首句“蕭蕭梧葉送寒聲”,詩人將深秋時節梧桐落葉的蕭瑟之景與寒意四溢的夜晚完美結合,為讀者描繪了一幅秋天的畫卷。這種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不僅展示了詩人敏銳的觀察力,也透露出他對季節更替的敏感和思鄉之情的深深聯系。
次句“江上秋風動客情”,詩人進一步將目光轉向江面,描繪了秋風中江水的起伏波動。這種動態的描繪,不僅展示了秋風的強烈和江水的澎湃,也透露出詩人在外漂泊、思念家鄉的內心情感。這種借景生情的筆法,使詩人的情感得到了自然的流露和表達。
第三句“知有兒童挑促織”,詩人筆鋒一轉,由描繪自然景觀轉向了對人物的描寫。通過知道兒童在不遠處挑燈捉蟋蟀,詩人巧妙地引出了下文對家鄉溫馨生活的回憶。這種過渡不僅自然流暢,也使詩人的思鄉之情更加深沉和真摯。
最后一句“夜深籬落一燈明”,詩人以籬笆和燈火為象征,描繪出了家鄉溫馨而寧靜的生活場景。這種對比鮮明的畫面,更加突出了詩人漂泊在外、懷念家鄉的情感。同時,“夜深”與“一燈明”形成了呼應,使詩歌的情感表達更加完整和豐富。
總的來說,這首《夜書所見》以深秋夜晚的景色為背景,展示了詩人對季節更替的敏感和對家鄉的深深思念。詩人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自然的情感流露,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情感色彩的思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