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短詩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知識點思維導(dǎo)圖總結(jié)
2024-02-21
四年級下冊《在天晴了的時候》知識點思維導(dǎo)圖總結(jié)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1
四年級下冊《千年夢圓在今朝》知識點思維導(dǎo)圖總結(jié)
2024-01-29
更新時間:2023-11-23 11:06:50作者:
四年級下冊《短詩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知識點思維導(dǎo)圖總結(jié)
2024-02-21
四年級下冊《在天晴了的時候》知識點思維導(dǎo)圖總結(jié)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1
四年級下冊《千年夢圓在今朝》知識點思維導(dǎo)圖總結(jié)
2024-01-29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xué)教案和樂學(xué)教法,致力于培養(yǎng)有益于孩子終身發(fā)展的習(xí)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jīng)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shù)學(xué)、英語、百科五大內(nèi)容板塊)和輔導(dǎo)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好的,讓我來幫你解讀一下杜甫的《望岳》這首詩。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的原文吧。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解析:
嗯,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杜甫對泰山的無限敬畏和向往。泰山在古代中國是神圣的山峰,許多皇帝都會到那里去封禪祭祀,所以它也有著特殊的意義。
那么,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這首詩的賞析吧。
首先,詩的開頭"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是在問岱宗泰山到底有多么高大呢?它的青色一直蔓延到天邊,看上去真是太壯觀了!這里的"岱宗"就是指泰山,"夫"是語氣詞,"如何"是"到底怎么樣呢"的意思,"齊魯青未了"是說泰山的青色在齊魯大地上一直綿延到天邊,這也是對泰山壯觀的描寫。
接下來是"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這部分是在描寫泰山的景色。大自然把神奇和秀麗都集中在了泰山身上,山的前后因為陰陽的差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明暗對比,一邊是陽光明媚的白天,一邊則是昏暗的夜晚,這種強烈的視覺效果讓人對大自然的力量感到驚嘆。
然后是"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這部分是在描寫泰山的云海和歸鳥。因為泰山的云霧繚繞,詩人感到自己的心胸也變得開闊起來,眼睛也看不夠這壯觀的景色。"曾"是指云霧層層的疊嶂,"決眥"是指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要把整個景色都裝進(jìn)去。
最后是"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部分是詩人的想象。他想象著自己能夠攀登上泰山之巔,俯瞰著周圍所有的山峰,那種感覺一定是無比的豪邁和自豪。"會當(dāng)"是指"終當(dāng)終要",表達(dá)了詩人對攀登泰山的強烈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泰山的描繪,表達(dá)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壯麗景色的贊美。同時,它也體現(xiàn)了詩人積極向上、不畏艱難的精神風(fēng)貌。如果你有機會登上泰山之巔,一定能夠感受到這首詩所表達(dá)的情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