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短詩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知識點思維導圖總結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1
2024-01-29
更新時間:2024-01-04 15:19:26作者:
四年級下冊《短詩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知識點思維導圖總結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1
2024-02-21
2024-01-29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一個粗瓷大碗》原文: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陳列著一個粗瓷大碗,是趙一曼在東北抗日聯軍中擔任政治委員時用過的。這個碗,趙一曼僅僅用過一次,但是抗聯的老戰士都能認出來。因為這個碗有著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
有一回,一場襲擊日寇的戰斗剛剛結束,小通訊員給趙一曼送來一個鼓鼓的掛包。打開一看,是個粗瓷大碗。趙一曼吃飯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給一個新戰士了。通訊員一直想給她另找一個碗,好不容易在這次戰斗中找到了,就連忙給她送來。趙一曼看著這個碗,對通訊員說:“哪里拿來的,請你還到哪里去!”
“這……這……敵人都消滅了,往哪兒還呀!”通訊員為難地說。
開飯了。通訊員用這個大碗給趙一曼盛了滿滿一碗高粱米飯。他想:“這回我們政委該吃頓飽飯了。”
趙一曼一看,就知道是從病號灶盛來的。那些日子非常艱苦,抗聯部隊幾個月來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饑。有時候鄉親們冒著危險給部隊送來一點兒糧食,但得留給傷病員吃。團長、政委和戰士一樣,嘴邊有幾個月沒沾過糧食了。趙一曼看著這碗高粱米飯,不禁想起戰士們的艱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間的友愛,想起通訊員對她的關心……
趙一曼端著碗輕輕地走進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碗里的飯倒進鍋里,又從另一口鍋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炊事員老李在旁邊看到了,他沒有吭聲,眼里卻含著淚花。
第二天開飯的時候,趙一曼又沒有碗了。小通訊員急得直叫:“我說政委同志啊,給你一百個碗也架不住這么‘丟’呀!”
趙一曼笑著說:“是啊,什么時候才能不丟碗呢?
據后來“偵察”,這個粗瓷大碗已經成了七班的菜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