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更新時間:2018-10-11 00:37:00作者:李天揚老師
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7月22日驕陽似火,為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蕭縣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一行23人,在支部書記縱銳帶領下,沿連霍高速直奔蘭考縣參觀焦裕祿紀念館。天邊白云悠悠,田野綠色一望無際,樹木郁郁蔥蔥,高壓電線從遠處延伸而來一掠而過又消失于天際。
上午近11時,來到焦裕祿烈士紀念園,廣場中央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周圍蒼松翠柏,正面鐫刻著毛澤東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色大字。烈士墓用漢白玉長條石砌成,刻有“焦裕祿烈士之墓”,毛澤東主席的 “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題字遒勁有力。廣場周圍是松柏花草,外面是泡桐樹林。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瞻仰焦裕祿烈士墓,并重溫入黨誓詞。
歲月流逝,烈士始終不曾遠去。跟隨講解員的指引,一件件飽經風霜的物品,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圖片,一個個生動真實的故事,再現了當年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戰天斗地治理“三害”(內澇、風沙、鹽堿)的震撼場景,再現了焦裕祿當年訪貧問苦、心系群眾的工作場景,詮釋了為人民利益鞠躬盡瘁、兩袖清風的一生。
60年代初,焦裕祿在蘭考任縣委書記時,全縣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糧食短缺,為了解決鄉親們衣食溫飽,盡快改變蘭考的貧困面貌,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不畏困難,艱苦奮斗,同內澇、風沙、鹽堿三大災害頑強地斗爭。
他說:“拼著老命大干一場,徹底改變蘭考面貌”,焦裕祿同志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跑遍全縣120個生產隊,跋涉2000多公里,查清了全縣84個風口、1600個沙丘和大小河流。
他以沖天豪情譜寫了一曲改天換地的英雄壯歌,他心里裝著的是36萬蘭考人民的疾苦,他始終保持著公仆本色,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記著風沙的治理,他說“我活著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把沙丘治好”。
在紀念館的每一處,大家或駐足觀看、或認真聆聽、或低頭沉思、或神情凝重,深切感懷焦裕祿同志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此次現場教育活動給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難忘的黨課,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仆情懷與實事求是的作風,以及“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