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更新時間:2018-10-31 23:49:00作者:王華老師
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視力殘疾人群中,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約 400 萬人,其中大約 200 萬人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該數據來自于 2006 年進行的《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統計結果》,那是距今最近的一次調查統計。然而,我國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只有5000人左右。也就是說,每年只有5%的角膜盲癥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
角膜移植在世界各國幾乎都面臨同一個難題——供體的嚴重缺乏,許多發達國家為此都作了相應的立法,并建立了資源豐富的角膜庫。相比之下,我國角膜庫的“家底”則略顯薄弱。今年7月1日,由許亞軍、馬可、孫爽、柯藍等主演的中國首部聚焦眼角膜捐獻題材的電視劇《你永遠在我身邊》在深圳開拍,以戰斗在眼角膜捐獻第一線的眼科醫護人員及眼角膜捐獻者為原型,截取真實故事和案例,展現了他們的生命觀、人生觀、價值觀。深入講述了眼科醫生、眼角膜移植專家姚可凡歷經萬難,推動組建“南海省”第一家眼庫的故事。深圳特區報記者近日前往位于深圳大鵬新區的拍攝地現場探班,采訪了該劇導演崔雅麗以及主要演員,了解了這部電視劇臺前幕后的故事。
十年磨一劍 關注眼角膜捐獻事業
2008年,由崔雅麗擔任導演、編劇的電影作品《母親的眼睛》開始關注盲人群體,主演陳龍、呂中及崔雅麗將自己的全部片酬全部捐贈給了紅十字會。這部電影在2008年5月11日北京萬達影院舉辦了首映式。
然而,正是在拍攝《母親的眼睛》這部電影期間,崔雅麗結識了時任深圳市眼科醫院角膜病專科主任姚曉明博士。1999年6月,姚曉明博士自成功完成國內首例角膜勸捐至今,接觸了海內外眾多角膜捐獻者和家屬,姚曉明博士的故事不僅感動了導演崔雅麗,更激發了她的創作激情。“我開始有針對性地采訪他,獲取素材,許多眼科常識和法律法規都會請教他,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采訪中,崔雅麗形容自己與姚曉明的結識如同腦中的一個“小開關被開啟”。在這個過程中,崔雅麗還接觸到了由姚曉明創建的我國首個獅子會眼庫——深圳獅子會眼庫,更加深入了解到中國眼角膜捐獻的艱難環境,以及維護中國角膜移植事業建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