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更新時間:2018-09-13 01:41:00作者:李一老師
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當我翻開這一頁歷史,情緒是沉重的。但此刻,我們的國家再也不會退回到這條路上了,中華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香港。奧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此刻,奧運健兒在賽場上拼搏,不正在揚我國威嗎?
以下是我對近期百家講壇喻大華的節目《道光與鴉片戰爭》的一點感悟與思考。也許這只是一孔之見,但是這是值得任何一個炎黃子孫都就應思考的東西。
幾百年前,我們曾一度領先,然而就在一百多年前,古老的華夏禮貌竟然頂但是西方新興禮貌的炮擊,居然一敗涂地。為什么呢?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們不由想到那里,英國不正是經歷了工業革命后,才用堅船利炮洞開了中國的大門嗎?對此,古老的中國人但是太有發言權了,幾千年來中國的科技成就在世界獨領風騷。在那里就牽涉到一個著名歷史論斷“李約瑟難題”。這個難題困擾了一代由一代的中國人,一向無人可解,也許這是永遠的疑問。
也許有人會說是社會制度的問題,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古老中國的封建專制在走到末路時,西方禮貌卻先于中國一步,開始了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道路。中國為什么沒有突破封建專制呢?這似乎又涉及了中國的現實國情問題。難道真的是這樣?我們有不禁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在《道光與鴉片戰爭》中,我們能夠看到,在近代前夜,中國社會已經是危機四伏了,清王朝的鼎盛時期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是清王朝要應對的卻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清王朝如何能夠抵御的了。
康乾盛世是中國古代的最后一個封建盛世,在此之前,中國毋庸置疑是世界的中心。即使是到了災難深重的19世紀,在20或30年代,中國依舊持續著國際GDP的頭把交椅,世界上最大的10個城市中,中國就占據了一半。這是事實,但是這能夠說明問題嗎?中國依舊在鴉片戰爭中戰敗。為什么?
其實,我所列舉的但是是一些表象。中國GDP第一,那是用自然經濟與西方工業禮貌比較的結果,正如馬克思所說,西方在幾個世紀創造的成就超越了以前所有時代的生產創造。這是科技的力量。相比之下,中國遜色了不少。于是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危機四伏,這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確實是落后了,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就在這時,中國確犯了一系列錯誤,閉關鎖國,盲目自大,故步自封。于是在這種狀況下,中國被迫拖入了戰爭。也許人們會問:為什么日本能夠發生明治維新,中國卻沒有?中國不是沒有,只是這對于中國不貼合實際國情。戊戌變法就是個典范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