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更新時間:2018-09-13 01:41:00作者:李一老師
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4
2019-04-24
2019-04-24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于是中國無可奈何地走入了戰爭。
在《道光與鴉片戰爭》的節目中,我們看到中國的無奈,清政府的腐敗。中國就此進入了近代社會。這一切都無法改變。
但是就鴉片戰爭來說,戰敗真的就是必然嗎?喻大華老師在《道光與鴉片戰爭》中,提出自我的觀點,鴉片戰爭的戰敗是必然。我認為并非如此。
就鴉片戰爭的戰敗,我想援引閻崇年《正說清朝十二帝》中的觀點,這是必然與偶然的結合。
戰爭這是必然,我完全同意。但是戰敗就不是如此了,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正只是一般規律,而以弱勝強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就中國國情,與埃塞俄比亞的狀況極其類似,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但是國王與人民奮勇抗爭,最終打敗了意大利,這個例子,完全能夠推翻落后就要挨打的結論。
這段歷史是屈辱,但是也開始了中國的近代化歷程,只但是是被迫而已。同時也是一部抗爭史。
鴉片戰爭是英國政府為了解決金融危機,擴大市場,保護鴉片貿易,掠奪中國財富,發起的一場對中國的殖民地戰爭。
鴉片戰爭中,中國人民頑強反抗,大力禁煙,并不斷舉行各種示威游行活動——燒洋館,殺官員,原本強大的外國侵略者在人民頑強的抵抗下,退出城鎮駐守山峰。其中著名的虎門銷煙取得了極大的成果,大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但是,清政府卻賣國求榮,他們不僅僅不拿起武器反抗,反而幫外國侵略者鎮壓反抗的中國人民,最終簽訂了賣國的《南京條約》,這標志這中國從鴉片戰爭起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讀完這本書,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清政府的無能,他們不顧人民的安危,不斷地向外國侵略者帶給武器和糧食,幫忙外國侵略者鎮壓群眾,殺害無辜,甚至立法承認洋人殺害搶劫等違法活動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同時,我也感受到了人民為了保衛祖國,寧死不愿屈服于敵人。正如列寧所說:“英國向中國走私一種叫鴉片的麻醉劑,并沒有將中國人麻醉,反而讓中國人更加醒悟,鴉片戰爭就是最大的表現。”
同時,我也為自我能生活在此刻這個獨立自強充滿生機的新中國而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啊!國家要不受別國欺負,就務必強大。個人要能在社會中立足,就務必從小好好學習,努力提高自我的學識和技能,只有這樣,長大了才能立足于社會并對社會有貢獻!
鴉片戰爭觀后感(四):
落后就要挨打
觀《鴉片戰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