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2019-05-20
2019-05-20
2019-05-18
2019-05-17
更新時間:2019-05-20 16:45:00作者:王華老師
2019-05-20
2019-05-20
2019-05-20
2019-05-18
2019-05-17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誠信是一種老老實實、實事求是不作假作偽的處世態度、為人品質。誠信得人心,誠信的人擁有朋友,擁有事業。弄虛作假,撒謊欺詐,最終沒有好下場。虛偽絕不可能成為永遠的屏蔽。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周恩來說:“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美國的富蘭克林說:“誠實的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法國大仲馬說:“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了。”
誠信是做人之本,立業之本。
范文三
智永是南北朝時代陳朝永欣寺的和尚,名叫法極,別號智永禪師,浙江會稽縣人。本姓王,是東晉王羲之第七世孫。智永的書法,以羲之、獻之父子為宗師,筆力縱橫,能綜合各種書體的特色,尤其擅長草書。他建了一棟樓房,每天專心在樓上習字,曾立誓:“學不成,決不下樓。”后來果然苦學有成,成了著名的大書法家。當時遠近人士,慕名求書的很多,每天絡繹不絕地從大門進進出出,連門檻兒都給踏穿了。智永把寫禿的筆頭,放在大竹筐里,前后30多年,日積月累,居然裝滿了五大簍禿筆,后來他還特別把這些禿筆埋起來,取名“退筆冢”,并且寫了文章記敘緣由。可以想象他學習書法的毅力和專心。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為了激勵自己奮發寫作,在銅鎮尺上刻了一副對聯式的座右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他后來終于成了中國著名的小說家。
“業精于勤,荒于嬉。”勤奮對于一個人的生存、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勤奮是人的一種進取精神,凡勤奮的人不管天分高低,身處逆境或/頃境,都有一股自強不息的勁頭。
唐代顏真卿有一段話:“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識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現代文學家郭沫若說:“有幾分勤學苦練,天資就能發揮幾分。天資的充分發揮和個人的勤奮是成正比例的。”
【以上圖片、數據源于網絡,本文由學校資訊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