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更新時間:2023-11-28 15:17:35作者: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很多孩子因為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導致孩子產生了不想上學的念頭。家長要理性的看待這類學生,理解他們,家長也有不想上班的時候,何況是孩子呢?要多關心孩子,詢問孩子原因,明白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上學,跟孩子好好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學生為什么不想上學
1、提不起興趣。因為孩子個體差異,每個孩子喜歡的東西不同,興趣點也不同,在他們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每一項技能,都是通過探索學習而獲得,若因為父母的做法或者生活上的誘因,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如老師上課枯燥,會使他們認為上學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也會排斥上學,不想上學。
2、學生自身學習動機不強,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這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學習被動,對學習感到乏味。他們感受不到學習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快樂,反而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烊兆?。
3、教師的影響。有的教師對優生和厭學學生,存在著不同的教育價值觀??陀^上造成了學生的學習機會的不均等,厭學學生上課發言的機會,明顯少于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對厭學學生,只要求他們不破壞紀律,不影響別人就行。教師對厭學學生的消極期望,影響了他們的自我判斷,使他們失去了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4、家長過高的期望值。家長總是將孩子,與別的孩子作過多比較。很多時候,學生不配合家長提出的要求或目標,是因為孩子對這個要求或目標,根本就不認同,或者覺得即使自己再努力也達不到,這就需要家長加強和孩子的交流溝通,并調整目標,盡量減少孩子的挫敗感。
5、父母干擾過多,導致逆反心理。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喜歡干預,會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一起復習,但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中,總會在孩子背后指手畫腳,會挑剔這個,挑剔那個,時間一長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有跟父母對著干的心理。這時父母要孩子上學,孩子偏偏就不上。
學生不想上學的原因
1、了解原因
當孩子不想上學,甚至想辦法逃學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著急,不要對著孩子發脾氣、呵斥孩子。否則,即使孩子迫于父母的威嚴去學校了,也不會喜歡學習。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當父母對著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蒙蔽了觀察孩子的眼睛,發現不了孩子不喜歡去學校的真正理由,給“誤讀”孩子埋下了伏筆。
2、調整好情緒溝通
家長不能因為,孩子不想上學就火冒三丈,或者是上來就打,即使是有的孩子很不聽話,那也是子不教父之過。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只有心平氣和,才適合坐下來和孩子溝通、解決問題,光靠吵或者打罵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相反只會讓問題更嚴重,甚至最終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局面,不利于孩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