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更新時間:2023-12-29 11:59:24作者: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暑假時間是很長的,很多孩子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瘋玩”之后,到了開學的時候就會不想去學校,這也是比較正常的。家長要注意在假期即將結束的時候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盡量讓孩子放松。
孩子放完暑假不想上學怎么辦
1、提前調整孩子的生物鐘,盡量接近上學時間
孩子玩手機玩得日夜顛倒,父母就要幫助孩子慢慢調整過來,開學前后一周時間,是調整作息時間的最佳日期。慢慢提前孩子晚上入睡的時間和第二天早上叫醒的時間,讓生物鐘與學校作息一致,孩子自然不會感到難受。
凡事都講究循序漸進,孩子的作息時間也一樣。既然暑假已經養成了不好的作息時間,就要按照上學的時間慢慢調整過來,父母不要一下子要求孩子達到目標,要循序漸進。
2、前三天不要給孩子壓力
人都需要有一個過渡期,孩子也一樣,從暑假生活回歸到學校生活,父母不要要求孩子立馬進入學習狀態,這會增加孩子的焦慮感,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父母要盡量讓孩子放松,放學后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運動,釋放負面情緒。
3、父母要引導孩子轉換角色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應注重寓教于樂的引導。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學習并不枯燥,引導他們體驗進取的樂趣,體會學習的成功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本身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
例如:要孩子按時睡覺休息,但父母卻約上好友在家通宵打麻將。那孩子能休息得好嗎?父母應該在這段時間內,和孩子一起按照平時的狀態生活作息,并盡量創造樂于學習的家庭氛圍。
4、安排他與同學見面
讓孩子去見同學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加深同學之間的感情,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讓他與其他同學多多交流,緩解恐懼的心理。一旦讓孩子多與同學接觸,父母就不用擔心孩子不想去學校了,最好的說服者永遠是感同身受的人。
5、制定每日計劃
如果父母在假期對孩子放任不管,那么孩子在假期里散漫慣了,開學一下就想讓孩子調整過來也是不太現實的。父母們不妨在假期里就給孩子制定一些合理的學習計劃,和孩子共同制定學習目標。
如果孩子每天能夠按時完成學習計劃,最終達成學習目標,父母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和獎勵。這樣不僅可以在暑假約束孩子,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讓孩子開學時能夠跟上學習節奏。
孩子放完暑假不想上學的原因
1、父母施加的壓力太大了
孩子的心理情緒和成長的環境是有著很大的關系的,而現在因為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在教育上面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每位父母都有著望子成龍的期望,所以除卻了平時的日常上課當中,會額外的給孩子報一些補習班或者興趣班,這些都是無形當中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
2、性格原因
因為性格使然,有些孩子生性外向喜歡與人交往,于是去了學校這個大家庭更是如魚得水。但是有些孩子生性內向,把這些孩子放在一個讓他感到陌生的環境里真的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如果無法適應這種生活環境,便會對上學感到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