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9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2019-05-13
更新時間:2019-05-06 16:24:00作者:三水老師
2019-05-19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2019-05-13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蘇軾一首思鄉詩詞 竟引出五個歷史典故
《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這首宋詞在蘇軾的詩詞當中并不是非常出色,但是卻點出了他獨特的生活和人生態度,和以往的詩詞都有不同。以往的詩詞和表達思鄉之愁,或表達懷才不遇,或表達天涯淪落,或表達渴望回歸田園,其中或許有所復雜的心境。但這首詩詞卻憑借歷史典故,真正把詞人內心所思所想寫了出來。下面校園資訊網和大家一起來賞析詩詞中引用的典故。
典故一:此詩上片主要是對于景色的描繪,其中不乏經典之語。“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長江和漢江從西面奔騰而來。登高望遠,看到江水呈現出葡萄一樣的顏色。
看似是一種新奇的比喻,實際上蘊含著一句唐詩的典故。李白《襄陽歌》曾有“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詩句,顯然賦予了蘇軾更多的靈感。
典故二:“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接下來的詞句極力描繪江水的美麗,似乎是帶著岷山,峨眉山雪花融化的色彩。這些都是來自花團錦簇的錦城之地呀,“錦江春色”顯然借鑒了杜甫《登樓》中經典唐詩“錦江春色來天地”的文學典故。
典故三:“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由眼前美麗的景色,想到兩個人今天的處境。當年鄂州朱使君壽昌之前在陜西擔任通判的時候留下清名,有愛民的美譽,“南山遺愛守”就是蘇軾對其的肯定和褒獎。《宋史》本傳載朱在閬斷一疑獄,除暴安良,“郡稱為神,蜀人至今傳之”即“南山遺愛守”所指,這里是對于鄂州朱使君壽昌的夸贊。而眼前的江水來自蜀地,那可是蘇軾的故鄉。面對江水奔奔騰,蘇軾難免要抒發出思鄉之情,所以“我為劍外思歸客”寫出詞人的思鄉之情,更為這樣美麗的江水景色融入了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