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更新時間:2019-05-17 16:13:00作者:王新老師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企業軟文廣告難寫嗎?軟文廣告的寫作有章可循嗎?發布軟文廣告要講策略嗎?如何讓軟文廣告沒有 “廣告味”呢?以下是校園資訊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告寫作技巧,歡迎參考!
技巧一:提前做好軟文廣告計劃
軟文廣告是廣告目標軟文化的具體表現,而廣告又是品牌目標和銷售目標廣告化的產物,最終要達到的是建設形象與獲取利潤的目的,因此,軟文廣告也應遵循計劃、組織、實施、修正的操作規律。軟文廣告的計劃源于企業的廣告策略,善于操作軟文廣告的企業大多是非常講求策略的企業,也是精于低成本運營的企業,但依靠軟文廣告而迅速成長的企業并不多,為什么?因為多數企業并沒有提前做好軟文廣告計劃。軟文廣告計劃是軟文廣告操作的基礎。
技巧二:給軟文擬一個新聞標題
發布軟文廣告企業的需求,無非是要達到品牌宣傳目標或產品銷售目標,但寫作軟文廣告時首先要考慮讀者的需求。
就整篇軟文廣告而言,標題就象“臉面”一樣,能否吸引讀者的目光就全靠它了。當然,僅僅吸引目光是不夠的,標題還應該讓讀者動心,并產生“讓我瞧瞧”的欲望。標題要做到不但象新聞標題,甚至比當時的新聞標題更吸引人。
技巧三:用新聞體組織正文結構
有了好的軟文標題,只能算成功了一半,要讓讀者更多地吸納軟文信息,軟文結構至關重要。但多數企業的企劃創作人員并不懂得新聞寫作,甚至為企業服務的策劃或廣告公司的創作人員也不懂得新聞寫作。此方面的人才實在匱乏,在此不論。
技巧四:善于運用新聞慣用詞匯
在軟文的寫作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新聞慣用的一些詞匯,來增強正文的“新聞性”,如何才能運用好新聞詞匯?
時間、地點詞匯:比如“近日”、“昨天”、“正當××的時候”、“×月×日”和“在我市”、“××商場”、“家住××街的××”等等,這些時間以及地點的概念可以引導讀者產生與該時間、該地點的相關聯想,加深印象,淡化廣告信息。
新聞源由詞匯:比如“據調查”、“據了解”、“筆者還了解到”、“在采訪中了解到”、“據××說”、“筆者親眼看到”等等,這些詞匯讓讀者更能感到信息的真實與有據可查。當然,信息本身首先必須是真實的。
身份詞匯:一般而言,大多數企業在軟文寫作時喜歡用“××公司”、“××產品”如何如何,看不到也感覺不出寫作者的身份,這就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沒辦法把自己融到文章的角色中。讀者閱讀習慣上自我角色的“找不著北”,將會導致讀者無法在閱讀中判定自己的立足點和視覺點,就會產生“第三只眼”看熱鬧的感覺。
如果用“筆者”、“記者(有的媒體軟文禁用)”、“我”等身份詞匯,會讓讀者與作者“合而為一”,讀者的視角、觀點也會“跟著作者的感覺走”。
技巧五:廣告信息要巧妙地融合
軟文廣告在創作過程中,“說什么”和“怎么說”是創作人員首先要考慮的兩個重要因素。 首先是“說什么”。這也是充分整合信息資源的重要環節。但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數軟文廣告,求大求全,有一種使最重要的信息淹沒在了“長篇小說”之中的感覺,反而得不償失。
試想,在報種眾多、版面眾多、新聞眾多(網絡的沖擊暫且不論)的報紙媒體上,發這樣的軟文廣告,企業究竟想說明什么?作者有寫作的耐心讀者有閱讀的耐心嗎?什么都說等于什么都沒說的廣告創作基本思想在哪里呢?
其次是“怎么說”。俗話說:話有三說,巧說為妙,更何況是廣告。對于一篇軟文而言,如果能把最重要的信息巧妙地融入文章結構,就會成為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