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更新時間:2019-04-30 14:27:00作者:李一老師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yǎng)有益于孩子終身發(fā)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shù)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素材回放】
2017年12月初,一則“山東萊陽14歲男生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的消息引發(fā)廣泛關注和爭議,事件的真實性遭受各方質疑,后來官方終于出面承認報道失實。
據(jù)山東省萊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萊陽市教育體育局發(fā)布關于“萊陽第二實驗中學李某某與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成功簽約”事件的調查處理情況,承認由于核實不嚴,導致該事件為失實消息,并對事件中的相關責任人員依規(guī)依紀嚴肅處理。
【素材解讀】
一些地方教育部門希望打造教育神話,來彰顯教育政績的心情似乎可以理解,但是搞事情不要太離譜,為了宣傳,也要有基本的底線。萊陽市教體局在無可辯駁的事實面前總算低頭認錯,并向公眾道歉。但這場鬧劇已經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影響,尤其對相關部門權威與公信力的損害很難在短時間內挽回。
總是希望出“神童”是一種病,而權力如果對民意、真相缺乏敬畏,是一種更嚴重的病。讓政府部門認錯、道歉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政府部門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而公眾當然期待政府部門有錯便改。如果認為認錯、道歉有損自身權威,而不愿面臨這種局面,那就應該在決策、執(zhí)行前多做調查研究、多征求意見、多做靠譜的事,盡量避免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