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更新時間:2019-05-16 16:11:00作者:李一老師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第一段環境
第二段好奇心
第三段鼓勵,內心期望
從整體來看,要發現三則材料的共通性。
人才要成長既要自身有好奇心,有探索的勇氣和欲望,又要有適宜的環境。所以其實就是內因和外因。一般來說,從整體更易得高分。
一方面可以從正反兩個角度來看。
比如2014年的新課標全國一卷:“山羊過獨木橋”是為民學校傳統的團體比賽項目。規則是,雙方隊員兩兩對決,同時相向而行,走上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獨木橋,能突破對方阻攔成功過橋者獲勝,最后以全隊通過的人數多少決定勝負。因此習慣上,雙方相遇時,會像山羊抵角一樣,盡力使對方落下橋,自己通過。不過,今年預賽中出現了新情況:有一組比賽,雙方選手相遇時,互相抱住,轉身換位,全都順利地過了橋。這種做法當場引發了觀眾、運動員和裁判員的激烈爭論。事后,相關的爭論還在繼續。
從正面,也就是支持材料中行為的角度來立意,可以選擇合作、變通、不墨守陳規、創新等主題,從反面則可以選擇規則這一主題。
當然,如果能夠正反相結合,會使文章更全面,和材料整體上結合更緊密,比如規則與變通。這樣會更容易得高分。
最后要強調一點,不是所有看起來長的材料就可以按照上述方法來思考,材料有時候是有明顯的重心和傾向性的,比如2014年湖南卷:被譽為“最美鄉鎮干部”的某鄉黨委書記,在一個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兩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率領村民發奮圖強,將窮鄉僻壤建設成了美麗的鄉村。面對灑滿心血與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觸地說:“心在哪里,風景就在哪里。”根據上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這個材料看起來屬于長的類型,但重點顯然在最后一句話上:心在哪里,風景就在那里。
如果根據前面的內容把主題定為信念或意志,就跑偏了。
總之,審題是一個未知到已知的過程,即把各種未知的題目,轉化到你已經所熟悉的主題上來。所以審題一來要掌握審題的方法,二來要在平時有足夠的素材積累。
【以上圖片源于網絡、文章源于高考網,本文由學校資訊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