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更新時間:2019-02-25 11:22:00作者:王華老師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6
2019-05-16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五)描繪特征,寫意傳神
對人物作外貌描寫,最忌千人一面。要通過外貌描寫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寫外貌,不在于全面周詳,而在于抓住特點。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描寫人物外貌,抓住特征,著墨無多,人物形象便活在了讀者的心中。如“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的王熙鳳,“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林黛玉;還有“豆腐西施”那瘦腳伶仃的圓規似的雙腿,“孔乙己”那總舍不得脫下的長布衫,以及“三仙姑”那“驢糞蛋子上下了一層白霜”的臉……這些生動傳神的人物描寫,總是讓人歷久不忘。
(六)抓住特點,描述動作
描述動作是人物描寫最有力的手段,因為這最能顯示人物的思想和個性。如果沒有“大鬧天宮”,沒有“景陽岡打虎”,沒有“三拳打死鎮關西”的描寫,孫悟空、武松、魯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為遜色的。描述動作,要特別注意動詞的選擇。同樣是跟拿錢有關的動作,《一件小事》中的“我”是“從外套里抓出一大把銅元”,孔乙己買酒是“排出九文大錢”,華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錢”,而那“黑的人”是“一手抓過洋錢”,守財奴葛朗臺為了討好太太和女兒,是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隨后又“把錢拈著玩”。這每一個動作都是個性化的。作者不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還特別注意到人物“怎樣做”,這樣,通過描述動作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靈,使人物形象豐滿生動。
(七)深入內心,揭示心理
這是對人物在一定情境中心理活動的直接描寫。人物的言行,包括人物的穿著打扮,無不受思想的支配,所以寫言行實際上也是間接揭示了人物的心理。例如《阿Q正傳》中描寫阿Q暢想革命,用的就是直接心理描寫。這一段心理描寫,用“他的思想也迸跳起來了”引起,把阿Q對革命的理解、他的追求和愿望,生動逼真地描繪出來了。他想象中的革命黨是“白盔白甲”,武器是古今雜陳。他的目標,第一是報仇,但又分不清敵我;第二是發財,要把東西搬到他寄居的土谷祠;第三是娶妻,但竟沒有一個女人完全中意。這就是一個因被壓迫被凌辱而要求“革命”但又完全不知道“革命”為何物的落后農民的內心世界。
以上是一些可以使文章內容豐富的方法,在具體的寫作中,如果能做到有機結合,活學活用,對作文得到考官的賞識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