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更新時間:2023-11-28 15:17:30作者: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yǎng)有益于孩子終身發(fā)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jīng)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shù)學、英語、百科五大內(nèi)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學習對于很多孩子來說,都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有些一年級的孩子甚至因為學習太難出現(xiàn)了厭學的想法。對此,家長在教育這個階段的孩子時,要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詢問孩子不想去學校的理由,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想法。
一年級小孩厭學不想去學校怎么辦
1、積極暗示教育
如果一年級孩子拿回來的成績單不合家長心意,家長可以先問問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最近是不是因為什么事情分心了,然后和孩子一起查找一下學習中的粗心和不會的地方,告訴孩子:你很棒,下次一定會更好等等,積極的心理暗示會帶來積極的態(tài)度,也會改變孩子厭學的情緒。
2、增加孩子的知識儲備
這里的“知識”是指一年級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譬如說一些簡單概念,動物、植物、水果、糧食等,以及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數(shù)量單位,一只、一瓶、一塊、一頭等。
從簡單的開始,再到一些復雜的詞匯理解,包括簡單區(qū)分韻母、聲母、前鼻音、后鼻音等。在這個逐漸滲透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可以讓孩子愉快的參與其中,還可以不斷地學到新知識。
這些知識未必對一些考試起直接作用,但在潛移默化中,孩子的理解能力會不斷地提升,就算是“零準備”的孩子,也可以成為老師眼里的好學生,也能慢慢改變孩子不想去學校的想法。
3、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有這么一個基本原則,當你有某種需要的時候,才會產(chǎn)生興趣。我們完全可以在生活中給厭學的孩子出些難題,讓他覺得知識貧乏的可怕,既而產(chǎn)生學習的需要,增強學習的動力,從而改變一年級孩子不想去學校的想法。
4、詢問理由
這一步很關鍵,上一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有自己的想法,盡管那些想法簡單得像“我想吃糖,所以我不想去學校”,“我想留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玩玩具,不去上學”等等。
我們可以溫柔地詢問,像朋友一樣,直到他一點點把想法吐出來。有的家長會說,他不說啊,別心急,我們可以用猜的,增加交流;反應激烈的可以先用他感興趣的東西分散注意力,緩和了情緒再進行下一步。
5、多和孩子交流
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和一年級孩子之間的感情,還能了解孩子的想法。時間長了,家長自然可以在孩子心目中樹立威信,也可以有效的增強對孩子的教育影響,也愿意聽從家長的建議,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一年級小孩厭學不想去學校的原因
1、缺乏學習信心
學習自信心不強,是不少一年級學生經(jīng)常遇到的現(xiàn)象,他們也努力過,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喪失了進取心,失去了信心,自認為自己的天賦不夠,智力低下,不是學習的材料;也有不少學生也努力過,也自認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卻得不到老師或家長的認可,因為被忽略,損傷了自尊心,失去了自信心,進取心。
2、學業(yè)負擔過重,產(chǎn)生逆反心理
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老師家長拼命給學生施加壓力和學習任務,以致學生完全不能承受,他們很反感老師和家長這樣“無理”地對待自已,于是越來越對學習感到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