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更新時間:2023-12-29 11:59:24作者: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有一些孩子,他們之所以成績不好,是因為他們沒有抓住課堂,經常在課堂上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做小動作等。孩子的這種行為不僅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更重要的是影響自己的學習效率。所以,當家長知道孩子上課愛做小動作時,要盡快給予正確的引導。
孩子上課愛做小動作怎么辦
1、正確引導,不打罵孩子
作為家長們要很理性的,去看待孩子上課愛做小動作的行為。因為正處于孩子發育階段,好奇心是比較強的,所以,做小動作是孩子的天性,針對這個問題,家長們要正確引導,不要打罵孩子,慢慢的去讓孩子接受注意力集中的狀態。
2、培養孩子的習慣和意識
家長們要對孩子頑皮好動的習慣采取正確的指引,不要采取責罵,懲罰的方法。如果孩子不是很過分的話,是可以原諒的,而且也可以給孩子講些道理,孩子會聽,逐漸有自我意識了,就可以改變好動的習慣。
3、調整方式,及時肯定
如果發現孩子的小動作是因為緊張而重復做,父母可以在平時為孩子多提供一些與鄰里親戚打招呼的機會。先從簡單的語言溝通開始,并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然后再增加一些提問式的對話,幫助孩子首先不要對回答問題本身緊張,再鍛煉他應對不同人的提問方式。
4、幫助孩子模擬上課情景
孩子上課愛做小動作的話,家長可以在孩子每天晚上寫作業時,可以按照課堂式劃分時間段,作為“作業課”。“作業課”不能隨便說話,也不能隨便離開書桌,“課間”休息時可以喝水、上廁所、問爸爸媽媽不會的問題等。
5、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如果孩子不專注,是因為受到外界因素影響,那么想要改正這一點,家長們就可以從減少外部影響入手,幫助孩子。家長們可以讓孩子,獨自在房間中學習或看書,并且把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注意力的物品拿走,比如玩具、課外書等等。當孩子處于一種只能學習的環境,孩子就會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專注度也會逐漸提升。
孩子上課愛做小動作的原因
1、缺乏學習的興趣和責任心
有些孩子對學習的目的、意義認識不足,缺乏責任心和對學習的興趣。在聽課過程中,容易聯想到與上課無關的事。比如,昨天晚上剛剛看過的電視節目,放學后要和媽媽去哪兒玩等事情,一心二用,自然就難以集中精力聽講。
2、學習目標不明確
孩子上學時,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頻繁,原因在于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就是不明白為什么學習。缺乏積極學習的原始動力,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一點,他會努力學習!為了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他會努力學習。
3、注意時間短,興趣轉移
年齡越小的孩子注意程度越低,無法長時間集中在某件任務上。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更新鮮、更有趣的事物吸引而轉移。一旦孩子覺得當前任務沒有意思,就會顯得不耐煩,隨之出現各種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