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更新時間:2023-12-29 11:59:24作者: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2023-12-29
為孕期-6歲胎嬰幼兒提供科學教案和樂學教法,致力于培養有益于孩子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承載“讓天資彰顯,讓望族傳承”的重大使命,
通過經典教具(胎教、語言人文、數學、英語、百科五大內容板塊)和輔導體系,
幫助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讓孩子輕松贏在起跑線上。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考試是檢驗孩子一段時間學習效果的方式,家長往往很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當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時候,家長就會對孩子進行批評,甚至責罵,因此,很多孩子會出現害怕的心理,從而導致不想去上學。
孩子害怕考試不想上學怎么辦
1、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考試
考試只是對自己近段時間學習過程的一個檢驗,是用來查缺補漏的,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推進自己進步。成績并不只是一個排名和名次,讓孩子正確認識它的意義,這樣才能正確面對成績。
2、無條件的去接納孩子,愛你的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故意和家長對著干,只是想讓家長和他們平等的公平的去溝通,他們需要有屬于自己的空間。所以,家長在了解這些成因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接納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埋怨孩子,把這一段經歷當做是一個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過程,幫助孩子們盡快地把這一個時期度過去,這樣你的孩子才會更加愛你,更加尊敬你。
3、將焦慮寫在紙上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上面描述的考試焦慮癥狀。那這些焦慮的情緒都需要有一個出口,否則它們就會一直占據孩子的大腦資源。這時,家長可以教孩子去感受焦慮、擔心等各種感覺,然后讓孩子在測試前將它們全部寫到紙上。這在心理學中稱為“表達性書寫”,研究證明可以顯著提高學習成績。
4、適當的運動
學生如果在測試前有緊張焦慮的情緒,那么是可以做一些適當的體育運動,因為適當的是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和體內的多巴胺分泌,這樣是可以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所以,學生們在測試之前有焦慮情緒的時候是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這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一件事情,而且還能發泄掉自己不好的情緒。
5、改善對待考試不合理的認知
對考試不合理的認知會導致焦慮的發生。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它是對學習成果階段性的檢驗,成績不好不能代表我們未來就沒有成就了,需要客觀的分析原因,自己還能在哪些方面提高,還有哪些是我們能做的。而不是一味的否定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不行是沒有天賦的。
孩子害怕考試不想上學的原因
1、對成績預期不好的擔心。因為現在很多的學生學習壓力都非常的大,所以有的時候學生就會在測試之前會有不太好的預感,感覺自己會考不好,擔心會被別人所嘲笑,所以就會產生焦慮的心理,就會懼怕測試。畢竟有的學生會擔心自己成績被別人超越,或者是有不好的評價,如果有這樣的心理,那么孩子就會害怕考試。
2、準備不足、害怕失敗。孩子如果準備不充分,心里就會很沒底,而實際上孩子卻很在乎這次測試。有完美主義傾向特點的孩子,也更容易有焦慮,因為他們更加難以接受自己犯錯和一個不太理想的分數。
3、 沒有充分做好考試準備。如果沒有做到心中有數,就無法坦然面對考試,產生緊張情緒就是必然的了,所以學生應該捫心自問,平時有沒有扎實學習。